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历史之久远,文化之独特,黄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整个世界上都无可伦比。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推动黄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黄帝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和扩大黄帝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是我们这个时代全体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黄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但是陕西、河南等相关省市的大事与要事,更是全国的大事和要事,也一定是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大事和要事。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和相关省市领导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的指示精神,要有大战略、大思维、大智慧、大胸怀、大格局,凝心聚力、共同携手,联合推动黄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凝聚中华民族精气神,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中国旅游策划学创始人,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教授、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优秀和杰出人才发展委员会执委、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策划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沈祖祥教授建议如下:
一、要用“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更高、更新的站位,宣示黄帝“独一无二”的价值和地位
对于黄帝,有史以来,我们的认识一直是“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是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的一位首领,建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在部落联盟中迅速崛起,在与蚩尤涿鹿之战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成为天下共主。
相传尧、舜、禹、伯益、商汤等都是黄帝的后裔,所以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为了纪念和缅怀黄帝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从古到今,历朝历代,全国各地都有隆重的黄帝祭祖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帝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的祭祀一直非常隆重,受到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广泛关注,每逢传统清明佳节,陕西黄陵县、河南新郑市、浙江缙云县都举行规模盛大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公祭活动。
对于黄帝,除了“中华民族始祖”之外,还有“中华人文初祖”的认识。黄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而且是中华人文初祖。在轩辕黄帝时代,原始文明进入了一个发明创造的大爆发时期,轩辕黄帝集各种智慧于一身,成为了一位智慧超群的发明家。中华灿烂五千年的文化,都在轩辕黄帝身上得以凝结,都在黄帝时代开始发轫。黄帝时代是创造发明的时代,《易经·系辞下》说:黄帝时“刳术为舟,剡术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世本·作篇》里提到黄帝发明了弓、矢、杵、臼、衣裳。黄帝在位期间,播种百谷,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影响最大的是文字、中医药、历法,特别是河图洛书基础上传承演生出的《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
对于黄帝,“中华民族始祖”、“中华人文初祖”的认知一定没错,但不免狭隘,容易让黄帝跌落到那种带有普通属性的“祖先”语境被认知。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视察时明确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由此及彼,我们完全可以推导说:“黄帝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言简意赅,一语道破了黄帝在中国“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价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的认知,视野更阔,站位更高,跳出了“祖先”,跳脱了“初祖”,在“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的“精神”上着眼,并用“标识”二字概括凝练。中华文明在5000多年发展演进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中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华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黄帝是华夏儿女的血脉之根,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不管身处何地,我们都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只要凭借炎黄子孙这个亲切自豪的称谓,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胞,就可以筑成民族团结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的站位,打开了长期以来被限制的视野,用黄帝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的更高、更新的站位,宣示了黄帝在中国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价值,以及“独树一帜”的贡献。
二、时不我待推动黄帝申遗,进行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伟大创造
推动黄帝申遗,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进行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文艺创作要“无愧于时代”,“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优秀作品,同样适用于“黄帝文化的创造”。目前总体来说,人们对黄帝的敬仰主要表现为祭祖,对黄帝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局限于黄帝陵、黄帝故里这样的表达载体,缺少与黄帝地位匹配,与我们这个时代匹配的黄帝优秀作品。
黄帝在中国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价值,黄帝申遗的意义不言而喻:
一是能够从世界文化遗产的新维度、新高度,进而推动黄帝文化研究向更深层次拓展与定位,描绘一个世界性的黄帝新图景。
黄帝研究,由来已久;黄帝研究,无论研究领域,还是研究水平,也都切切实实地得到了扩大和提高,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成果,但这远远不够,迫切需要黄帝研究由学科向学理的更深层次的拓展与定位,从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全新的维度出发,形成黄帝研究的新视野和新高度。
世界文化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在当今世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球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呈现出广阔的前景,世界文化遗产研究随之也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研究的新维度。黄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进一步彰显其在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地位和价值,而且有助于跳出目前相对自我封闭的体系,在世界文化遗产更大的时空之中,瞄准新的高度,寻找新的定位,谋求新的发展。同时,也在更大程度中,让黄帝研究更加世界性、国际化,让黄帝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具世界性的意义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属性,进而打开一个真正意义上世界性、全球化的黄帝新图景。
二是实质性推动黄帝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创造。
五千年前,轩辕黄帝开天辟地,筚路蓝缕,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先河,在铸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上起了根基作用,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脉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黄帝申遗,可以让黄帝文化跨越时空,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中,不断拓展蓬勃生机和活力,是推动黄帝文化创造性、创新发展耳目一新、实实在在的重大举措。
三是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梦想,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精神是精气神,标识就是符号、标志。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自称。黄帝申遗的重大意义更在于凝聚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在更大范围内,更大程度上,让全体炎黄子孙,以黄帝为旗帜,表现出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黄帝申遗能够实现中国梦的向心力、凝聚力、自信心、辐射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聚力铸魂。
黄帝申遗时不我待,甚至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和地步了!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我们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让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在中国,黄帝的地位与价值“独一无二”,黄帝文化遗产遍布全国,其申遗的意义也较其他文化遗产申遗深远,中华文明的“标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去申遗,说得过去吗?
中华民族历来有祭祀黄帝这一位中华民族的始祖的传统和习俗,黄帝申遗难道不是黄帝文化一次全新的创造性转化、转新性发展吗?黄帝申遗将有力推动黄帝进一步走向世界,难道这不是进行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创造吗?
并且,一个残酷的事实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越来越难。
是到了黄帝申遗的时候了!而且,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三、奋进“联合申遗”新征程,实现黄帝申遗中国梦
我们没有必要回避黄帝申遗面临的空前挑战乃至巨大的瓶颈。黄帝申遗,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联合申遗”。
黄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源头性文化,已经获批国家、省、市、县多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黄帝陵祭典”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和2011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浙江缙云县“黄帝祭奠”也被相继确定为国家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马培德《非遗中的黄帝文化系统性保护研究》一文指出:黄帝文化在我国非遗名录体系中,涉及民间文学、民俗等多类型,流传于河南、陕西、甘肃、浙江等省域,以口传、工艺或活动等形式融入民间的生产生活。
而且,早在2013年11月29日,陕西省就已正式启动“黄帝陵祭典活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以便更加有效地保护黄帝陵这份民族遗产。
黄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并非没有行动。早在2014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黄帝陵列入了陕西省具有申遗潜力的世界文化遗产点。2021年,陕西省决定启动黄帝陵和汉唐陵申遗准备工作。
申遗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申遗规则及要求,我国每年只能申报1项世界文化遗产。
黄帝申遗,需要突破黄帝陵或黄帝故里单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思维和方式。因为一是项目“打包”申遗已经成为常态,二是黄帝文化遗产点多面广,在整个大华大地上都有呈现。就黄帝故里而言,目前国内有陕西省黄陵、河南省新郑、陕西省宝鸡、甘肃省天水、山东省寿丘、湖南省长沙等。仅黄帝陵,全国著名的至少就有6处,各自争抢,各自为阵现象十分突出。
无论陕西黄陵,还是河南新郑,这些地方单独申遗难度都很大,因此需要全国一盘棋,以一种更系统、更全面的视角塑造更具整体概念,更宏大的黄帝形象,携手合作,推进中国自申遗以来最重要,也是最难,最激动人心的黄帝联合申遗工作。
四、找准黄帝申遗的着力点,提高对黄帝申遗把方向、谋大局、统领导的能力和定力
黄帝申遗是一个涉及面特广,专业性特强,标准要求特高,难度特大,意义特别重要的在中国申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伟大工程,找准黄帝申遗的着力点是关键。
首当其冲、一要提高站位,凝聚黄帝申遗在中国“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当前特别重要和重大意义的共识。
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者,无不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黄帝文化的地位、价值及其影响“独一无二”,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根”,最为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源”,最为博大精深,而且是中华民族的“魂”,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是炎黄子孙,能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极其深远和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黄帝申遗,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最切实的表现,最具体的行动。
完成祖国统一,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坚如磐石的共同追求,两岸同胞一家亲,谁都不能割断我们的血脉,谁都不能否认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样的事实。黄帝申遗对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更为深远的意义不言而喻。
其二、确保领导到位,高层推进,提高对黄帝申遗把方向、谋大局,统筹领导的能力和定力。
陕西省委、省政府对黄帝陵申遗十分重视,2014年,决定将黄帝陵纳入陕西省具有申遗潜力的世界文化遗产点进行培育,2021年,决定启动黄帝陵申遗准备工作。河南省对黄帝故里申遗同样重视,加大对新郑黄帝故里的保护力度,加强对黄帝“天地之中”文化的研究。
黄帝历史之久远,文化之独特,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整个世界上都无可伦比。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但是陕西省、河南省的大事与要事,更是党和国家的大事和要事,也一定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大事和要事。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的指示精神,在领导上到位,高层推进,建议建立由中宣部统一领导,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总体统筹,相关省市步调一致的组织架构,举中华之力,凝心聚力,推进黄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其三、加快推动黄帝学的学科建设,厘清黄帝学作为人文学科建设的必要性,进而推动黄帝文化研究向学理深层次的拓展与定位。
任何一项开拓创新工作,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基础性,黄帝研究是黄帝申遗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黄帝研究,历朝历代都有涉及,但以零星、散乱研究的多,系统研究的少,黄帝研究的地位始终未能有所提升。
为此,建议将黄帝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建设,作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着眼于黄帝自身独立性与独特学,建立黄帝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推动黄帝研究向纵深发展,并且才能用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描述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视域下的黄帝的世界性图景。
其四、洞察游戏规则,定制专属辅导。
黄帝申遗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黄帝联合申遗更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创新工作。最终能否成功,凭的果然是实力,不可或缺的还有智慧和技巧。因而需要我们:
第一要十分熟悉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游戏规则
世界文化遗产有极其严格甚至苛刻而又繁琐的标准和申报程序,在相当程度上,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游戏,黄帝申遗必须遵守这个游戏规则,以世界文化遗产的游戏规则为准绳,了解游戏规则,掌握游戏规则,甚至巧用和妙用游戏规则。
第二要把脉世界文化遗产认知规律和动向
对标最初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的标准和评定程序,不难发现,世界遗产委员会不断调整申遗规则,并且不同的历史时代出现了不同的遗产申报主题。申遗规则的不断变革势必影响到黄帝的申遗,黄帝申遗必须密切洞察和把握申遗的规律和动向。
第三要坚持专业辅导
黄帝申遗为了能够“弯道超车”,强化专业辅导,在申遗权威机构、专业机构的全程指导下,制定包括评估、遴选、推介和申报等在内的申遗策划方案。
本文作者沈祖祥简介:
沈祖祥,男,1963年5月生于上海市崇明县,大学本科学历,中国旅游策划学创始人,国内著名的旅游策划专家、旅游规划专家,现任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教授,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策划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策划专家团成员,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优秀和杰出人才发展委员会执委,旅游策划师人才培训班授课专家等职务。